都8102年啦,你还不知道引力波?!
发布人: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8-11-25   浏览次数:249

引力波,说起这个词,恐怕大家对它的印象只限于2017年三位科学家因发现引力波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当代大学生们,大多都不知道引力波是什么!别再当吃瓜群众啦,赶紧来了解一下吧!

 

爱因斯坦的引力波——

引力波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波”,而是空间持续的扭曲震荡。空间可以被扭曲,因为有质量物体的存在。其实简单来说,引力波就如同在平静湖面上投下石子激起的涟漪,“石子”质量越大, “涟漪”也就越大,也越容易被“察觉”!只不过引力波是发生在宇宙空间里的致密双星系统(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

                                  2016----

引力波和我们所熟知的引力有什么关系呢?

引力是空间“被掰弯”的程度,数学定义叫曲率,而弯曲的程度受物质质量的影响,两个超大质量的物体互相旋转,周围被弯曲的空间就会发生持续的拉伸和收缩震荡,这个震荡就是引力波。

2015LIGO科学合作组织利用高级LIGO探测器,已经首次探测到了来自于双黑洞合并的引力波信号。弥补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实验验证中最后一块缺失的“拼图”。

2017101622时,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和处女座(Virgo)引力波探测器合作组织宣布再次探测到时空的涟漪。这是人类5探测到引力波。这次探测到的引力波信号GW170817与之前4个信号不同,它来自1.3亿光年外两颗并合的中子星,而且是全球多地科学家第一次同时观测到引力波与其电磁对应体。

引力波并非遥不可及——

二师的引力波专家——

我校引力波研究再创佳绩!学校首篇以第一单位、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范锡龙博士为第一作者的一区SCI文章《Probing Intrinsic Properties of Short Gamma-Ray Bursts with Gravitational Waves》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 (物理评论快报)发表。范锡龙博士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合作者一起研究了在引力波天文学时代如何结合多信使研究伽玛暴光度。

    201710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组织召开了“2017武汉引力波工作会议”,来自国内外多家单位的相关学者、专家参加研讨。范锡龙博士还应邀出席由清华大学LIGO科学合作组织工作组主办的“清华大学引力波成果发布会暨第六届北京引力波研讨会”。会上,范锡龙博士与清华大学LIGO科学合作组织工作组成员、国际LIGO科学合作组织和Virgo合作组织代表、清华大学天体物理中心、美国IBM Waston等专家共同发布了引力波探测和研究的最新成果。

    1027日,在新一期的《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上刊登了范锡龙博士与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引力波天文学研究团队的研究论文。他们发现,对透镜化的引力波及其电磁对应体的观测,能大幅提高哈勃常数的测量精度。

大学生也可以研制引力波探测器——

201811月,首颗由清华大学、宁波工程学院等院校的大学生团队设计完成的引力波(伽马射线暴)探测器“天格”与卫星母件长沙天仪研究院的铜川一号卫星,搭载长征二号丙火箭成功进入地球轨道,开始了科学探索之旅。

引力波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不光“大神”就在我们身边,而且科学家们也相信,随着对引力波研究的越加深入,在不远的未来,引力波一定会逐步运用到人类生活中,到那时,引力波不再是神秘的物理知识,而与你我的生活密切相关。对于引力波的影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做了个类比:“120年以前,电子被发现了,然后X光被发现了,当时大家觉得这完全是个很神秘的事情,跟日常生活无关,现在电子和X光影响着整个人类的生活。”丁肇中认为,从一个发现到运用,人类生活被彻底改变。人与动物的不同就是人会好奇,因为人类的好奇才想了解宇宙,从而改变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