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高校学子三下乡:领略非遗魅力,赓续千年文化
中国青年网泉州6月28日电(通讯员 林婉玲)策划开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便于参与的非遗宣传展示体验活动,是有利于传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而大学生参与、体验非遗活动,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6月27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戏剧大篷车”志愿服务队来到武汉江夏纸坊·字言纸语非遗馆。志愿者们在这体验与非遗相关的活动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为花草纸制作、活字印刷。
首先是花草纸制作。经在场工作人员介绍,志愿者们了解花草纸是一种源于中国最古老的手工造纸法制造出的纸张,在未干的纸浆上直接铺就花草,经特殊处理及自然烘干而成,不仅有美丽的细纹,纯天然的压花,是一种十分漂亮的纸张。随后,工作人员向她们讲授花草纸的做法。而在制作花草纸的过程中志愿者们感受到制作的困难,体验到花草纸制作的精妙。首先将抄网放入纸浆,要做出一张平整的纸,但第一步志愿者们便困难的。握抄纸框的手法,将抄纸框从纸浆中提起来时的速度及力道非常关键,如果速度力道不对则容易出现褶皱。虽然对于花草纸来说褶皱并无大碍,但如果是做普通的纸出现褶皱,那第一步出现褶皱就算失败了。在第一步完成后,而后铺干花干草及浇浆。在铺干花干草时,不可以一股脑全放上去,应该选择合适的,不同的铺法会影响最终的纸张效果。铺好后就要进行浇浆,取纸桨表面细腻的部分进行浇浆。纸本身就轻薄易破,造纸过程中更是讲究分寸和细节。

图为志愿者们制作花草纸。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黄玉婷 摄

图为志愿者们制作花草纸。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黄玉婷 摄
最后一个活动是体验活字印刷。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才发明的,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活字印刷主要是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在经过讲解员的仔细讲解活字印刷的基本步骤与注意事项后,志愿者们迫不及待地开始自己印刷。志愿者先用板擦沾上墨水,在格子上反复发热涂刷,直到颜色均匀为止,接着把纸轻轻地铺在格子上,小心翼翼地铺好,并在刷子上擦上蜡,用力的在纸上反复的涂擦,而后字便自己慢慢显现出来了,最后把纸从上到下慢慢揭开,活字印刷便完成了。

图为志愿者体验活字印刷过程。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黄玉婷 摄

图为志愿者们体验活字印刷的成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黄玉婷 摄
通过参加这次非遗馆的活动,志愿者们也是收获满满。在学习新的知识新的技能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品质,如制作花草纸时手握抄纸框需要人的沉着冷静,铺干花时的耐心与细心,不论是花草纸或是活字印刷时都需要有序进行以及对每道工序的认真。在活动中每一位志愿者都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每位志愿者都不由感慨制作纸张与印刷的精妙。花草纸的制作与活字印刷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宣传、体验它们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是十分重要的。通过这次活动,作为新时期新青年、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去了解、继承、弘扬、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主动将我们的优秀文化进行宣传。只有我们每个人都尽一份力,每个人都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中,我们的文化才能不断地传承下去!